【聲量迷思3-3】追逐曝光一直有 練鴻慶:選民喜好決定政治人物行為 - 匯流新聞網

TOPIC

【聲量迷思3-3】追逐曝光一直有 練鴻慶:選民喜好決定政治人物行為
【聲量迷思3-3】追逐曝光一直有 練鴻慶:選民喜好決定政治人物行為

專欄作家練鴻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專題報導

網路時代來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資訊更容易取得。政治人物在此種情況下,追求網路聲量及曝光,政治人物與網紅間的界線漸漸模糊。專欄作家練鴻慶以其個人政治觀察經驗分析,表示追逐曝光一直都有,政治人物本身相當理性,若選民偏好政治人物問政嚴謹保守的報導或文章,政治人物自然會做。練鴻慶反問,若一個政治人物講話保守,閱聽眾會注意到他嗎?這本身也是一個問題。

練鴻慶首先就「如何定義聲量」,表示關於聲量,普遍認為是網路上的曝光度、知名度等,但定義聲量會遇到問題是,比如登上10家媒體的版面,或是可以知道某政治人物的新聞被5個粉專轉載,卻無法知道這些新聞的觸及率是多少。大部分的國民黨政治人物的聲量定義,是看臉書的按讚數、留言數、分享數。其他(統計)方式,比如大數據,能夠知道談及某政治人物的文章數是多少筆,但每筆的觸及率多少看不出來。就他來看,聲量目前沒有可以明確定義的技術,會很難逃過同溫層的影響,畢竟臉書是個同溫層的世界,假如要往中間靠攏,會變成在聲量上會吃虧。基本上,絕大多數往中間靠攏的政治人物,聲量有其極限在。

談到聲量跟「實際支持度」的關聯性,練鴻慶說,一篇臉書文章的按讚數100萬讚算是很多了吧?那也只是台灣(人口)的20分之1而已。他從選舉的角度來看,比如選總統或縣市首長,他認為,聲量跟支持度不見得有直接關係,大多數人不會那麼熱衷看網路新聞,不論政治人物多有名。

練鴻慶提到,政治人物有時為了追求聲量,反而會做出一些中間選民不喜歡的舉動,導致聲量跟得票數會有些差距。但是,在議員層級的選舉能夠看到,有聲量一定有支持度,沒聲量也可能有支持度,因為有些地方型、組織型的政治人物不必花多數心力在經營網路聲量,一樣可以有支持度。在議員層級(選舉),如果粉專按讚數、觸及率很不錯的話,一位有知名度的政治人物在議員選舉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4月21日排審會計法99條之1修正草案,藍委為表抗議,往空中撒玩具鈔票,當場嘲諷綠委「阿扁的錢在這裡啦!」

追逐曝光一直有 非網路時代獨有

詢及政治人物跟網紅之間的差別,政治人物過度追求聲量,是否會喪失政治人物的「公共性」?練鴻慶認為,政治人物跟網紅之間的差別在於,政治人物有公權力或追逐公權力,而網紅亦可能有公共性,網紅可以都講公共議題,網紅亦能當政治人物,比如網紅「呱吉」,他當政治人物也沒有當不好。

練鴻慶指出,過度追求網路聲量,是否壓縮到政治人物的公益性,壓縮到政治人物為人民代言的職責跟義務?他坦言,在沒有網路之前,政治人物也有作秀,一樣要吸引媒體記者報導,以前是「老三台」,政府說了算,後來有了第四台,五花八門的記者會隨之出現,吸引媒體報導,現在有網路則追求聲量,其實本質都一樣。當年作秀給第四台媒體看,跟現在的網路聲量沒有太大差別。

練鴻慶進一步提到,至於作秀會不會傷害政治人物?他說,有時候為了追求曝光跟聲量,必須要劍拔弩張、語不驚人死不休,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可能要有些淺碟、譁眾取寵(的行為),這個現象是存在的,但不是因為有網路才存在。

他接著說,那麼會不會造成政治人物疏離中間選民、主流意見?他認為不是沒有,但依舊要回到選舉角度來看,如果是選議員,大概只要掌握10至15%的選民,有獨特的市場定位,就不用管其他人喜不喜歡。他舉例,以前的立委選舉是複數選區時,某些立委特立獨行、訴諸極端,因為他只要獲得極端的那群人支持就足夠,不需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

練鴻慶強調,政治人物其實很聰明,如果是複數選區(選舉),便會有訴諸極端的人,例如現在的立委選舉是單一選區選制,政治人物自然會往中間靠攏,除非如特定選區非常藍或非常綠,中間等於藍。因此,政治人物是理性選擇的,之所以追求聲量是因為對齊選舉有利。

練鴻慶說,從社會角度來看,政治人物追求網路聲量,會不會導致問政本質(受影響)或較為偏離公益導向,他覺得會有,可是也沒有辦法,因為媒體跟政治人物是共生的,「考試領導教學」,若以後閱聽眾願意看保守、嚴謹、言之有物的文章,政治人物當然也很高興去做,「選民是政治人物的頭家」,如果選民覺得過度追求聲量不好,大家就支持言之有物的候選人。然而,倘若一個政治人物講話保守,閱聽眾會注意到他嗎?這本身也是一個問題。

練鴻慶舉例,他本身是屏東人,屏東縣的無黨籍議員蔣月惠比較「特別」,基本都是豁出去的,造成有些人對她比較嗤之以鼻。不過,以她一名無黨籍議員,身處媒體較少的地方,還能讓選民注意到她,要想到她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讓他想講的話被大家聽到?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片、練鴻慶粉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聲量迷思3-1】聲量高易陷同溫層效應 何志勇:可操作性高

【聲量迷思3-2】少數人創造多數聲音 張正昀:高聲量可能是高風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