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條款
星期日 Sun. Oct. 06, 2024
Weather Widget by interconnect/it
HOME > 標籤 > 置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巴黎奧運台灣羽球男雙金牌組合王齊麟、李洋再度風光摘金,「麟洋配」寫下跨屆12連勝的同時,也成為奧運史上首度連霸的羽球男雙組合。衛冕成功的麟洋配,每人將進帳逾2000萬元的國光獎金,獎金如何運用再成話題。兩人在2021東京奧運奪金後, 2022年初代言兼購屋,各自買下新北市林口區的「長虹交響苑」新成屋。 台灣房…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刑事警察局分析資料顯示,為了騙取人頭帳戶,詐騙集團的愛情詐騙手法又有了新劇本。刑事局表示,詐欺集團成員會在網路上,扮演香港、新加坡等外地華僑女子,選定目標後就謊稱要搬到台灣與被害人一起交往生活,需要先租屋或置產,再以房租匯款要被害人幫忙提供金融帳戶,要求被害人把提款卡寄出給銀行專員並告知密碼,被害人只要照做後就會淪為…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可從升息、通貨膨脹、台海關係及平均地權條例一讀通過等因素影響,2022年房市整體變化可發現,台灣的整體房市不論是預售屋或是成屋,都從去年九月左右開始明顯降溫。專家指出,多數房仲業者對市場現況維持保守觀望態度,由於地緣政治、國內購房政策變化等因素,手上握有多套投資房的民眾也開始思考將資產重新做配置規劃,更多開始朝海外置產…
永慶房產集團今(22)日發布《2023第1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2023年全台房市將面臨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房價恐怕不樂觀,將呈現「價跌量縮」格局,2023全年交易量估28至29.3萬棟之間,年減8%至1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王佐銘 劉宇軒/台北報導 #永慶 #房市 #價跌量縮 ➤C…
去年12月風光成立的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23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房價與稅制論壇」,由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賴宗裕主持,邀請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進行專題演講,同時邀集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林左裕、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以及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舉辦「房價與稅制論壇」,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受邀針對房市和打炒房政策進行專題演講。葉凌棋分析指出,政府最新一波的打炒房政策確實有效,像是央行實施信用管制以來,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趨緩,再加上1月份的六都建物買賣轉移棟數,較前一個月減少13.3%,說明房市氛圍轉為趨向觀望態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 劉宇軒/台…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全球印鈔熱錢流竄、在萬物齊漲的通膨壓力,加上史上超低利率推升下,房地產成為大多數富人資產配置避險的首要工具;在後疫情時代下的房市,近期卻出現許多過度炒作的蛋白、蛋殼區,造成房價虛胖高漲的隱憂,眼光精準的高資產客選擇將資金回歸開發素地稀有飽和的蛋黃區,認為「唯有在精華區置產」才是資產保值的不敗首選。 以台北市最精華的大安區來說,…
好房網 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發文提問,當自己買人生第一間房時,到底該以自住為目的,還是以投資為主要考量?對此,專家以7字回應:「住得舒服最重要」,並表示買房應以「消費為主、投資為輔」。 問題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有些網友認為該以「自住」為目的,「自住為主,投資為輔,可以找學區或政府機構或醫療院所附近的房子,好住好租」、「基本上第一…
匯流新聞網記者呂怡潔 / 台北報導 華南金資產管理公司,今年五月將內科民權東路21巷27號及29號全棟商辦,以總價4億,售予知名食品企業亞尼克菓子工房。 該棟商辦建坪約897.2坪,地坪約187.1坪,屋齡約11年,賣方去年第一季才以約3.3億取得該棟商辦,持有僅1年出頭就以4億轉手,扣除相關交易成本後,利益逾6600萬。 近年電商崛起催生出的宅經濟商機,疫…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根據六都會區分別公布的今年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22,520棟,其中交易量最大為新北市6,325棟。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指出,4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是反映3月的市況,3月行政院會通過房地合一2.0修正草案,並函送立法院,主要拉長短期交易定義,抑制短期投機炒作,但在國內經濟表現持續轉佳、景氣亮出兩顆紅燈、消…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買房觀念根深蒂固,台灣房價又是名列全球前幾名,讓不少人對買房、租房選擇游移不定。有網友看完房後,認為若要月繳2.6萬房貸,35歲後才有頭期款買房,房貸35年,繳完已70歲,不如租房每月只要8000元租房,每月省下1.8萬,35年後就有756萬養老及醫療費。此話引起不少留言,多數人認為原po忘了考慮「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