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太痛」近百斤男狂毆女牙醫 牙醫公會發聲追究到底!
▲台北市傳出有年輕男子不滿洗牙太痛狂毆女牙醫,現場血跡斑斑。(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驚傳醫療暴力事件,有網友在爆料公社爆料,指一名21歲的年輕男子前往診所洗牙,卻不耐疼痛,當場暴怒朝女牙醫臉上揮拳,導致現場一片狼藉、血跡斑斑,導致女牙醫受傷送醫,嚇壞現場的所有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9)日發出聲明,…
- 2025-05-19
- 陳 鈞凱
台灣成年人「每年看牙醫」不到5成! 恐釀三大缺牙危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固定看牙醫習慣仍不佳!根據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最新口腔健康調查指出,台灣成年及老年人每年看牙醫比例不到五成,且隨著年齡增加、就醫比例有減少的趨勢,80歲以上就診比例僅有30%。牙醫師警告,民眾未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可能會拖延蛀牙、牙周病的治療時間,也增加缺牙機率,統計推算,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有50萬人恐面臨全口…
- 2025-01-04
- 陳 鈞凱
【有影】洗牙後兩天內牙結石就會長回來?醫師一計妙招讓牙菌斑無所遁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以琳、陳巧紜/台北報導 雖然健保給付國人每半年洗牙一次,希望養成民眾定期檢查治療的習慣,不過總有些人會因為不正確的想法及觀念,而以為洗牙一次就可一勞永逸,甚至讓牙齒更潔白亮眼。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當代楊新牙醫診所醫師陳皇佑指出,只要牙齦周邊、牙齒表面形成牙結石,就無法用刷牙去除,因洗牙療程還是要定期執行,洗牙後也仍舊要注重牙齒清潔,避免…
- 2023-12-26
- 編輯部
【有影】洗牙會傷害琺瑯質、害牙縫變大?牙醫師破除多點迷思!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還記得上一次洗牙是什麼時候嗎?不要以為每天做好例行性刷牙,牙周病就不會找上門!想要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洗牙是個必要的程序。當代青埔牙醫診所醫師曾硯農近來針對民眾常有的洗牙迷思做解釋,希望藉此可養成國人洗牙習慣,勇敢踏入診間愛護自己的口腔健康。 針對民眾為什麼要定期洗牙這個疑問,曾硯農指出,其實牙齒與牙齦之間,並非完全緊密,中間…
- 2022-11-08
- 王 佐銘
【有影】洗牙會傷害牙齒或牙齦嗎?來看專業牙醫師怎麼說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健保每年提供固定次數的健保給付洗牙服務,就是希望國人定期檢查口腔清除牙結石,不過有些人對洗牙往之卻步,因為印象中洗完牙會感到不舒服,過程中還可能會有些微出血狀況。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當代牙醫診所醫師曾子洋表示,洗牙是為了改善及避免牙周狀況惡化,並不會傷害牙齒或牙齦,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常保牙齒健康。 「醫生,為什麼我洗牙後感覺牙縫變大…
- 2022-10-31
- 胡 照鑫
【有影】沖牙機能取代洗牙?牙醫師揭民眾對洗牙4大迷思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普遍大眾都知道要定期洗牙,但不少人害怕洗牙過程中,使牙齦感到痠痛、甚至流血,常誤會洗牙是利用高壓水柱清洗,又或者以為在家中自備沖牙機就可以不用到診所洗牙,其實不然,就讓牙醫師和大家講解一般民眾對於洗牙常見的幾個問題。 當代興國牙醫診所醫師彭子育指出,洗牙的全名叫做全口牙結石清除術,洗牙機的原理是用超音波機頭快速震盪將牙結石…
- 2021-11-04
- 李 映萱
【有影】洗完牙為何不順便補蛀牙? 原來有這些禁忌要注意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治療蛀牙的方式就是補牙,但為何有時牙醫師洗完牙,不順便補蛀牙呢?牙醫師表示,以下幾種狀況,較不適合在洗完牙後直接補牙治療。除了蛀牙範圍較大或位置較難處理,處理耗時,才會預約下次較完整的時間做處理。另一種可能是因為有些人牙齦的健康狀況差,洗牙時容易出血,而補牙材料在固化之前是很怕液體的,若在固化之前碰觸到口水或血液的話,材料…
- 2021-03-09
- 李 映萱
【有影】洗牙不等於美白 定期照護才能常保牙齒健康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雖然健保給付大家每半年洗牙一次,但是不少人仍舊對洗牙存在不正確的想法及觀念,尤其每次洗完牙總覺得牙齒變得很敏感,擔心是牙齒受到損傷,甚至還有人以為洗牙可以讓牙齒更潔白亮眼,所以準時預約找牙醫報到。當代牙醫診所醫師王嬿琛指出,洗牙是為了去除牙結石,避免牙菌斑持續傷害牙齒,跟美白牙齒是兩回事,建立正確觀念才能擁有一口健康好牙。 「…
- 2021-01-13
- 胡 照鑫
好康!北市擴大孕婦洗牙免掛號費 148家院所全年度適用
▲台北市擴大孕婦洗牙免掛號費服務。(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設籍在台北市的孕婦,洗牙免掛號費的福利擴大了!台北市衛生局今(1)日宣布,與台北市牙醫院所共同合作『為愛萌「牙」孕婦洗牙免掛號費服務』擴大為全年度適用,孕婦只要到台北市148家的合作牙醫院所洗牙,可享免掛號費服務,每次約可省下100到200元不等。 台北市衛生…
- 2019-04-01
- 陳 鈞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