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蘭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廠實驗室,將地溝油「變廢為寶」。圖/取自中新社
圖為蘭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廠實驗室,將地溝油「變廢為寶」。圖/取自中新社

獨家報導 記者林齊萩/綜合報導

生質燃料的碳排放淨值明顯較低,歐盟為減少碳排放,鼓勵使用由大豆、穀物或地溝油(也稱餿水油)製成的生質燃料,並給予補貼。不過,德國生質燃料產業協會卻指控,許多中國生產的生質燃料造假,添入大量棕櫚油,拿補貼後低價傾銷德國市場,導致德國生物燃油價格重挫,業者叫苦連天。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使用廢棄的食用油、秸稈等生物質,可加工製成燃料,與傳統以石油提煉的燃油相比,其碳排放淨值明顯較低。因此,歐盟的氣候政策鼓勵生產、使用生質燃料,其中以高科技製成的「先進生質燃油」的需求更是暴增,價格也水漲船高。

根據歐盟規劃,交通方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須在2030年前下降25%。在德國,石油、天然氣等產業自2015年起就須持續減少燃油的碳排放量。為此,煉油業開始將生質燃油與傳統的汽柴油等混合,歐洲市場銷售的柴油通常含7%生質燃料。從中國進口的先進生質柴油迅速暴增,2023年上半年,德國自中國進口的先進生質柴油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不過,德國生質燃料製造商VERBIO公司指出,這種新型燃料只能在特殊工廠進行,中國製生質燃油在短期「平白無故」大量湧入歐洲市場,且中方報價僅歐洲市場的一半,他們認為十分可疑。

生質燃油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歐盟也實施針對性的經濟優惠措施。不過這種燃油的原料來源大有學問,若來自棕櫚油、玉米等農作物,會有與人爭糧、毀林耕地之虞。需來自地溝油等廢棄物才具備「變廢為寶」的價值。因此,地溝油等廢棄物產製的生質燃油自然受青睞。

《德國之聲》報導,儘管需求大增,歐洲的生質燃料廠商反而陷入困境。原因是中國進口的生質燃油大幅增加,導致市場價格在近期暴跌。

報導提到,德國生質燃料產業協會總經理鮑曼(Elmar Baumann)表示,生物燃油的原料來源很難驗證,一般只能依靠現場抽查與各類來源證書,但這種認證方式漏洞百出。歐盟規定可進行不定期突擊抽檢,卻無法赴中國查驗生質燃料來源。

此外,德國業者質疑,大量來自中國的生質燃油實際是使用來自印尼或馬來西亞等地的棕櫚油,這違反了歐盟政策。歐盟規定2030年前,禁止在歐洲市場上銷售棕櫚油製成的生質燃料。

報導說,歐盟的地溝油認證體系早在今年3月就留意到歐洲業界對中國生質燃油原料的質疑,但德國及歐盟尚未能進一步確認這些疑點。德國生質燃料產業協會高層則呼籲,德國與歐盟應儘快採取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產業免受欺詐性競爭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