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專題報導
民進黨與司法院堅持推行參審制,在野三黨則力挺陪審制或兩案併行,主張6年後再來決定哪個比較好。
執政黨一反過去支持陪審制的態度,與主張陪審制更能體現讓人民作主的民間司改團體發生爭論,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
陪審參審之爭在立法院已協商數十小時,執政黨堅持排除陪審制,但在野三黨都堅持至少兩案併行。目前國民法官法在立院是否有一絲機會二案併試,或是臨時會最後三日仍將進入逐條表決,是許多支持陪審制的民眾與團體關心的議題。
為何民進黨以前贊同陪審,如今態度丕變?有什麼特別的因素嗎?是外界討論的焦點,什麼策略論,陰謀論都成了聊天重點,只是真正明白原因的只有總統蔡英文,與她的民進黨。
參審制若無比較組難檢驗成效 不必急著於臨時會通過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賴香伶表示,若只試行參審制,由於無其他國民審判制度,例如陪審制得以比較,試行結果將因無對照組,而成為自己跟自己比較的情況,較難檢驗制度試行成效。而其他國民審判制度在參審制試行六年後,是否有機會推動試行,在目前現行條文中,亦無明確規定是否會納入將來評估成效項目,恐怕將難有試行機會。
此外,賴香伶指出目前司法院所規劃的參審制,仍然有包括「被告無法拒絕適用參審制」、「容易形成法官權威效應的中間討論機制」、「國民法官必須參與量刑審判」等令人有疑慮的機制存在,因此民眾黨的立場是仍然期盼,不論最後採用何種制度,都應再審慎考量後為之,不必急著於臨時會通過。
民進黨團和司法院支持參審制 司法院強烈反彈兩案併行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總召邱顯智則表示,因為沒有排陪審法,所以時代力量運用修正動議的方式,讓陪審法有機會進到協商討論。法案的協商,不止一次從一早一路協商至深夜,就是基於一個很簡單的理念,如何健全地討論出一個屬於台灣人民公平正義、讓人民真正可以做決定的司法制度。時代力量除了強烈主張陪審制之外,也同時實質審查參審制,指出草案不合理的地方,促請多數黨和司法院再審慎思考自己的草案。
邱顯智解釋,司法院的參審制版本,就是官民合判,由3位法官、6位國民法官組成,草案內容主要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有、無罪和判刑都由法官和國民法官共同決定;時代力量版本是陪審法草案,由9個陪審員和1個法官組成法庭,法官指揮訴訟的進行,由陪審員決定有罪與否,若為有罪判決,再由陪審員做出有拘束力的量刑建議。
另外,邱顯智也說明民進黨團和司法院都是支持參審制的,因此參審制的通過機會最高。而由於司法院的強烈反彈,兩案併行的立法可能比單純的參、陪審制度更難通過。若只試行參審制,在適用範圍的部分,限縮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案件類型也主要是侵害到生命法益的犯罪。並且,根據司法院統計,一年也才500多件,而如果被告認罪,或法院認為案件複雜或不適合參審的案件,也可能被排除在外,真正會適用參審的案件範圍和類型是非常非常狹窄。時代力量版本的3年門檻,適用範圍就會更廣闊。邱顯智強調,當然希望人民參與審判是玩真的,而不是玩假的。另外,陪審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由人民來做決定」有罪於否。
參審制國民法官易受權威效應影響 難避免政治力干預司法
相對地,官民合判的參審制,因為職業法官與國民法官的高度落差,就可能在法官和國民法官討論的過程中,有所謂的權威效應,讓國民法官的心證受到汙染,做出接近於職業法官看法的判決。相對來說,陪審團制度則較能保持審判的客觀和中立性,並可以避免政治力藉由影響法官干預司法,有較高的透明度。
時代力量支持陪審法,是真的希望能建立陪審團的制度,而不是作為一個反對黨,為反對執政者而反對。陪審團的草案在台灣有悠遠的歷史,20幾年來,法律學界、實務界、關心的人,都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人民公平正義的司法制度。邱顯智進一步解釋,司法程序的公平正義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如果一個社會的司法無法受到人民信賴,整個國家所信仰的公平正義的信賴都會受到影響。與其推一個可能產生不好結果、讓人民失望的制度,不如推一個大眾儘可能理解參與的制度,才會讓人民信服。對一個國家長久來看,是非常划算的投資。
裁判制度不該是為對付敵對黨才存在
邱顯智希望民進黨可以向外界解釋清楚自己轉彎的原因。在協商的過程中,主要聽到的理由是「時空背景不同」和「可行性」,也就是不再有對抗國民黨權威的目的和為了節省司法資源。
「然而,如果陪審團的制度可以在威權時代維護司法的中立性,在更為民主的現代也是。陪審團不是為了反對某一個政黨介入司法的工具,而是維護司法獨立,避免任何一個政黨,任何一位執政者介入司法的制度。」邱顯智呼籲,民進黨在20號按下表決器前可以想想,民進黨在作出決定支持陪審制或參審制的選擇時,到底是基於對於制度的信仰和價值的堅持,還是基於政治策略的考量。
新聞照/影片來源:匯流新聞網CNEWS 記者邱璽臣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陪審參審之爭6-4】鄭文龍:排除陪審是否在呼應習近平修理反對人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