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碳費恐造成「綠色通膨」? 環境部駁:對物價影響不明顯 - 匯流新聞網

NEWS

徵收碳費恐造成「綠色通膨」? 環境部駁:對物價影響不明顯
  • 字級

徵收碳費恐造成「綠色通膨」? 環境部駁:對物價影響不明顯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環境部日前公布碳費3子法,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宣告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外界擔憂政府向企業徵收碳費,最終會把企業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造成「綠色通膨」;對此,環境部今(9)日回應,碳費費率審議會已確認該制度設計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不明顯,強調徵收碳費不會造成綠色通膨,請各界不要以訛傳訛。

環境部說明,民國114年1月起徵的碳費,對象是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預估收費對象約500家工廠(281家公司,其中141家為上市櫃公司),收費排放量總計約1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全國總排放量的54%,且並不包含營建業、住商部門及交通運輸部門等直接影響民生物價的對象。

環境部表示,碳費費率是由費率審議會討論,審議會7月5日召開第4次會議,已透過經濟模式,模擬每噸100元至1000元費率方案對消費者物價(CPI)的影響進行討論。

環境部指出,在假設收費對象將碳費增加的成本全部轉嫁的極端情境,且沒有考慮高碳洩漏風險配套措施,對CPI年增幅約0.027至0.27個百分點;若有「碳費收費辦法」過渡配套機制,初期對於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之收費排放量有調整係數值0.2,對CPI的年增幅僅為0.012至0.12個百分點,影響輕微。

「碳費對CPI 所造成的影響不顯著。」環境部說明,徵收碳費的目的是以減量為出發點,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明訂,碳費徵收對象因採行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措施達指定目標者,得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

環境部表示,8月29日公告3項子法後,碳費徵收對象的工廠已開始啟動減量措施評估,希望爭取適用優惠費率,降低應繳交的碳費。環境部規劃在9月、10月與經濟部一同召開多場次碳費子法說明會及自主減量計畫撰寫說明會,積極協助業者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達成溫室氣體實質減量,同時降低業者的經濟負擔。

「徵收碳費對物價影響不明顯,不會造成綠色通膨。」環境部強調,徵收碳費是以減量為目的,費率審議會已確認對物價影響不明顯,且會被徵收碳費的500家工廠可依日前公布碳費收費辦法等3項子法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

有關近日屢有碳費造成綠色通膨的說法,環境部表示,這些均屬不了解我國碳費制度的臆測,依據科學評估及已公布的碳費收費辦法,徵收碳費不會造成通貨膨脹,請民眾放心,環境部也會積極持續與各界溝通說明。

照片來源:環境部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雲林跨黨派主張農業權入法 張嘉郡促農業部具體回應

環境部今公告碳費3子法 彭啟明:2026年正式開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