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目前台灣股票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國發會的景氣燈號已逐漸攀升,由藍轉紅,從數據上顯示,經濟前景看好。對此,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18)日表示,可是人民對經濟的信心卻十分悲觀,有民意調查顯示,人民對「家庭經濟」、「就業機會」等指標的看法,都對未來經濟的發展表達悲觀的態度,高達94%的人認為「物價水準」未來將會繼續上漲。
牛煦庭今日下午在立法院對新上任的閣揆做總質詢。他指出,有高達94%的人認為物價水準,未來將會繼續上漲,政府即便大力宣揚現在經濟發展前景看好,也不會改變人民對經濟發展依舊沒有信心的事實,科技業的榮景,恐怕也不是多數人民所能感受與享受的;而成長的數據,被更誇張的通貨膨脹,吃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人民普遍對於經濟還是悲觀的原因。
2020年至2024年勞工每月名目經常性薪資,從42393元提升至46030元,提升幅度看似不小。然而,牛煦庭表示,實質經常性薪資在同樣的時間內,卻是連續4年下降,代表薪資成長幅度,比不過通貨膨脹的速度。
「通膨嚴重,全民受苦,但受苦程度,各行各業『薪情』又不太一樣。」牛煦庭表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平台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工業及服務業總共111類產業,其中73類產業每月總薪資(月薪+加班+獎金)低於5萬,占所有產業類別的65.7%;其中,又以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為大宗。
面對通膨帶動的成本全面上漲,行政院針對中小企業提出加薪減稅方案,但牛煦庭表示,另一方面,政策圍繞著強勢的企業制定政策,投入以百億、千億為單位的資源,就是期待這些企業成為火車頭,提供各個產業群的成長動力。
牛煦庭認為,其實這是對「涓滴效應」深信不疑的政策邏輯,只是從薪資數據、人民反應來看,完全沒有涓滴的效果,反而形成強者恆強、弱者更弱分配問題。他呼籲新政府,應察覺問題調整政策,納入對中小企業、服務業的發展、從業人員的薪資狀況考慮。
牛煦庭強調,明明中小企業、服務業是多數,卻在資源分配上,只有千萬、億為單位的投入,這是嚴重失衡,「應有更深刻的研究和更細緻的政策,不要迷失於數據,忘記了人民期待的公平正義」。
照片來源:牛煦庭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深入中捷案2-1】隨機殺人案成社會未爆彈 許福生分析:鄭捷後出現模仿效應
【深入中捷案2-2】鄭捷最後庭訊後悔犯案? 承辦警員:從逮捕起就是個已死的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