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及資源所所長蘇紫雲今(8)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蘇紫雲強調,台灣絕不會是一個「搭便車」的國家,而是要具備足夠防衛能力,這樣其他國家才會更願意協防台灣。他比喻說,就像去銀行借款時,你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商業計劃(BP),並提供足夠抵押品,才能夠獲得貸款,「台灣既不能過度自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蘇紫雲提到,台灣在全球地理和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台海每年有170萬架次的民航機通過,且台灣周邊航運量占全球26%,這些都顯示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和航運網絡中的戰略地位,沒有人能夠承受台灣被中共控制的後果。
蘇紫雲說明,美國對台軍售絕不是所謂的「破銅爛鐵」,這些軍備經過謹慎選擇,許多武器裝備與美國現役部隊相當,甚至更為先進。例如,美國出售的反輻射飛彈具有高度精準能力,能夠追蹤並摧毀敵方的雷達系統,這些裝備甚至比美軍現役的還要優良。
美國軍援發霉過期軍品? 蘇紫雲:美方自行揭露展民主力量
有關台灣接收的美軍軍服發霉事件,蘇紫雲表示,這是美國政府自我稽核發現的,這批軍援是自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以來的首次軍援,並非台灣花錢購買的裝備,而是美國國會通過的撥交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他說,這項援助涉及美國軍隊現有的庫存,快速交付給台灣,可是在執行過程中,美國軍方未能妥善處理,導致軍服在運輸過程中受潮發霉。
蘇紫雲承認,這次事件是美國行政疏失,但他仍對美國保持尊重,原因在於美國具備自我監督與稽核的機制,這次問題是美國國防部的督察長在審查過程中主動發現並公開報告,包括錯誤規格的軍備和過期彈藥。他說,媒體引用相關照片和信息皆來自美國國防部督察長的公開報告,顯示美國在軍事援助過程中的透明度和稽核體系的健全性。
蘇紫雲表示,這批包含500件戰術背心的軍援大約相當於一個營的規模,按照常規,台灣在接收時一定會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進行開箱驗貨。他說,由於行政疏失,美國國防部在接到總統命令後,急於清理庫存物資,加上基層官兵的疏忽和缺乏保護設備,導致物資運輸過程中發生了損壞。
蘇紫雲指出,由於美國與台灣之間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物資運輸過程較為複雜,可能會使用民航機進行調配,而不是像飛往日本或韓國那樣可以直接由軍機運送,增加了物流管理的挑戰。
蘇紫雲強調,關鍵在於美國與AIT的透明度和誠實性,美國和AIT並未試圖隱瞞瑕疵,反而主動揭露問題,這正體現了民主國家的力量。他認為,這種自我揭露和修復機制是民主體制的核心優勢,與威權體制不同,威權體制往往隱瞞問題,直到壓力過大而爆發危機。
蘇紫雲談到,台灣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應該積極改變,但這不意味著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他也引用墨子的哲學來強調防衛的重要性,認為每個小國應該具備防衛能力,以此達成「以實力維持和平」的目標,強大防衛力量並非為了進攻,而是為了讓敵人無法輕易侵略,從而實現和平。
針對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呼籲,台灣將國防支出增加至GDP的5%,蘇紫雲表示,歷史上國防支出佔GDP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國防支出占GDP的比例推高至36%;以色列和波蘭這類面臨外部威脅的國家,國防支出大約佔其GDP的5%。他認為,川普呼籲10%是一種情緒化表述,但歐布萊恩的5%可以作為一個討論的起點。
「台灣在戒嚴時期的國防預算比例更高。」蘇紫雲計算,中華民國當時的國防支出佔GDP的比例高達9%,80年代李登輝總統逐漸執政時,國防佔政府支出比例開始調整,到2000年左右逐漸降至GDP的2.8%至3.3%之間。他指出,隨著國際情勢和威脅的增加,現在許多人呼籲應考慮將國防預算提升回較高的水準。
蘇紫雲解釋,約在25年前,國防部參考了一些智庫的研究,這些研究顯示各國的國防預算佔GDP的比例多寡不一,但平均約為3%。因此,當時國防部將3%作為一個參考值,來確定台灣國防預算水平。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賴清德、蔡英文520後首度同框 揭前總統訪歐3重外交戰略布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