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波瀾3-3】後埔國小教練遭投訴不當管教 專家分析嚴重性、盼推「與兒童工作證」 - 匯流新聞網

TOPK

【乒乓波瀾3-3】後埔國小教練遭投訴不當管教 專家分析嚴重性、盼推「與兒童工作證」

【乒乓波瀾3-3】後埔國小教練遭投訴不當管教 專家分析嚴重性、盼推「與兒童工作證」 9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後埔國小桌球隊某教練,被家長投訴對球員不當管教,後埔國小及新北市教育局均表示,目前調查尚未完成,將待調查報告呈現的結果,如果家長投訴成立,將對被投訴教練進行處置;人本教育基金會則強調,兒童期受到身心暴力對待,從社會學或腦神經科學研究,都會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

人本基金會執行秘書陳志遠表示,學校代表隊會發生這種不當管教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教練可以決定學生能不能出去比賽、能不能以這個體育成績來取得未來升學的可能性,於是教練就有一個不正當的權利來源,可以任意操控學生,這些資源都掌握在教練手上,小孩長時間受到言語或肢體暴力都不敢講。

陳志遠說,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於整個體育界,尤其體育班或者校隊,不論是言語辱罵或體罰,都是暴力對待,一般來說教練對選手的訓練一定是基於科學,對選手表現有利才會實施,所以用球打選手、言語辱罵、吊掛攀岩場,都是欺負跟施暴。

【乒乓波瀾3-3】後埔國小教練遭投訴不當管教 專家分析嚴重性、盼推「與兒童工作證」 11

陳志遠指出,兒童期間遭到身心暴力對待,依社會學研究,小孩未來會有暴力傾向,然後家暴的可能性會上升,學習成就會下降,從社會學的數據長期研究可以看得出來;在腦神經科學研究,受到暴力對待的小孩,胼胝體會比沒有受到暴力對待的小孩平均來得小,胼胝體是連結左右腦的一個重要腦組織,小孩的協調、思考能力、判斷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程度阻礙。

另外,海馬迴也是,承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海馬迴體積也比較小,在情緒控制、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上面就會受限。陳志遠表示,思考路徑其實是一個神經迴路、神經細胞間的連結,常常遭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習慣那個迴路,其反應模式就是逃跑或反擊那個高張力模式;如果孩子一直被困在這個模式,就會認知到只能以此模式處理任何問題,更高階的思考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會受到壓抑。

陳志遠表示,兒少時間的腦神經可塑性比較高,會慢慢比較定性,並不是改不回去,可能要花好幾倍力氣才能慢慢從這個凡事都以逃跑或敵對方式處理事情的模式,慢慢轉可以用理性處理事情,都是長期傷害。

陳志遠強調,人本基本會一直在推動的「與兒童工作證」就是參考國外的作法,會跟小孩長期接觸的工作,在工作前應該有一個基礎的查核制度,如果曾經對小孩施暴的人,就不能聘用,這不是一個困難建立的制度。他說,歐洲、澳洲都已經做好幾年了,希望衛福部看在這麼多案件不斷發生的狀況之下,要趕快讓這個制度建立起來,否則高中以下體育班近4萬名學生,都曝露在容易受到暴力對待的潛在危險中。

照片來源:翻攝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官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乒乓波瀾3-1】後埔國小教練訓練失當釀學童手術 家長打官司討公道

【乒乓波瀾3-2】待後埔國小調查、新北教育局強調秉公 余文俊完整說分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