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台南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遭槍擊身亡案、屏東角頭「鴨頭」陳昫豪在高雄市左營區明華一路的停車場遭伏槍擊命案,2名死者的遺體在解剖前,都經過電腦斷層掃瞄(CT),目的就是定位子彈彈頭在遺體中的位置,解剖時精確取出彈頭進行比對鑑識,得出明確的死因結果死因結果鑑定,做為司法偵審的事證。
電腦斷層是新時代的死因相驗利器,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進入CT時代,使用X光作為相驗工具,87年購入全國第一台法醫X光車,在社會矚目的重大槍擊死亡案件幾乎無役不與。111年間更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台中榮總更新CT設備時,將汰換舊儀器捐給法醫所,提升科學辦案的技術與應用,強化司法發現真實的能力。
法醫病理組長許倬憲表示,槍擊死亡案件,法醫相驗解剖無法確認彈頭是否在死者體內,或彈頭在死者體內卻遍尋不著的情況,尤其是多發槍擊案件更是無法確認死者體內有多少彈頭,以及子彈所造成的人體傷害,導致法醫解剖鑑定死因的困難。他解釋,法醫一旦解剖,即破壞屍體現狀無法回復,也可能產生後續司法爭議,因此,為能更精準找出彈頭並對屍體做小程度破壞,CT幫助很大。
許倬憲說,歐美國家很早就用CT掃描遺體,探求死亡原因,而且CT是非破壞性的遺體檢查方式,優於X光之處是對於肉眼不可見,或是沒有辦法觸摸到的遺體內部,可以提供相驗時除了外觀檢查以外更多的資訊。
同時,CT融合3D立體影像重組,經過影像判讀,探求死亡原因,增進相驗品質,除了彈頭、骨折之外,還可以看到出血情況,例如顱內有沒有出血、胸腹腔內有沒有出血,然後有一些臟器有沒有挫裂傷還都可能看得出來。電腦斷層掃描大概可以初步判斷,提高或排除外傷可能性,避免遺漏可能的重大刑案。
另外,CT掃描經過硬碟儲存可以永久保存遺體的影像學資訊,並藉由3D重組影像,直觀且明瞭地呈現傷害型態,比較不像解剖照片血腥,有方便展示、容易解說的特點,對於不是醫療背景的法官、律師、民眾也能更容易理解。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邁入CT相驗時代,台大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是重要推手,台大法醫所也擁有全國相驗CT最高階的256切電腦斷層掃瞄儀。在台大法醫所協助下,結合法醫與影像專科跨領域合作,統計CT影像上重要發現共131項,再經法醫解剖比對確認相符達97.7%,顯示CT能正確協助相驗解剖探求死因真相。
許倬憲指出,CT除了能為死因結果鑑定提供更精確的參考,還能順應國人「全屍」的民情,如果可以不需解剖找出死因,除了協助檢察官確認死因,也能讓家屬安心。
法醫研究所在111年與台大法醫所合作試辦階段,士林地檢署法醫相驗一位高齡長者不明原因死亡,由於遺體外觀無任何異狀,法醫建議解剖查明死因,但家屬堅決反對解剖;經過本所CT掃描,發現死者氣管有異物哽塞,地檢署法醫綜合現場調查及CT影像報告後,研判死因為哽咽窒息,家屬在確認死因後即再無意見。
不過,許倬憲說,CT掃描雖能減少遺體解剖的機會,使得國內遺體相驗的解剖率從以往超過10%降到9%以下,但有些情況仍須解剖,例如橫紋肌溶解症、神經軸突損傷,若只照電腦斷層掃描沒有辦法知道;再如嬰兒嗆奶,就仍需解剖做組織切片,再透過分子病理方面的染色辨別出組織裡的是母奶或牛奶。所以如果單做電腦斷層掃描,有時候會把很多身體上面重要的醫學證據忽略。
法醫研究所建制CT掃描曾出現在殯儀館建置CT是浪費公帑的不同聲音,甚至建議以移動式CT取代3台固定在殯儀館CT。法醫研究所表示,CT為精密設備,行動CT車需為34噸大型貨櫃車改裝,行駛各縣市需申請通行證,且無法開進多數的殯儀館;且CT是較X光設備精密的儀器,極有可能因道路顛簸震動導致機械結構及光學定位系統的準確度下降。
最後仍在台中、高雄市立殯儀館的解剖室旁設置CT掃描,減少遺體的運送。只有北部的CT掃描設在台大法醫研究所。
許倬憲表示,法醫的重要工作任務就是做死因結果鑑定,需要很多的資料跟證據,CT掃描只是其中1個小項目,其他如毒物化驗、解剖採集的檢體化驗、抹拭棒採集的檢體化驗,以及地檢署一部分鑑識,再根據這些東西出具一份完整的解剖鑑定報告書給地檢署,雖不會對外說明,但整個過程是嚴謹且科學的。
許倬憲說,醫學影像科技在歐美日澳等先進國家皆已運用在法醫相驗解剖,以提升法醫相驗解剖的品質,且成立獨立專責的中心,國內限於編制,這方面歸於法醫所病理組。但他也建議,隨著科技不進步,政府有必要考慮在法醫研究鑑試方面擴充人員及經費,精進科學辦案的技術與應用。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法醫研究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現代仵作3-3】法醫所助認砂卡礑5遺體 還讓千里外無名屍順利回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