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 記者王千豪/台北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2018年閉館維修,原訂於2021年完工開館,但因工程進度落後,開館日多次延宕,至今已經過了5年,再加上正副館長接連退休,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今(24)天提醒,史博館有多件諸多珍稀的「蟠龍方壼」等國寶,未來文物重新入庫時,應成立專案小組,邀請院外公正專業人士參與,萬不可「黑箱」作業。
有關史博館重新開館遙遙無期,陳學聖表示,根據可靠消息,有兩大卡關疑點,必須追查清楚。第一,驗收出了問題。為什麼全棟閉館整修了5年多,卻遲遲無法完工?據了解是卡在驗收不良,或有部份已整修完畢,卻無法驗收。關於這點,他呼籲文化部和史博館一定要交代清楚,補償民眾「失落的5年」。
陳學聖指出,第二是典藏文物的問題。據他了解,整修期間,史博館收藏的文物分散給中研院、國美館與故宮南院暫時保管。按照標準作業程序,文物只要出庫(離開庫房)及入庫(進入庫房),都必須一件一件打開、拍照,並重新盤點。即使像故宮文物從北院移到南院展示或典藏,或從南院回到北院,都算出庫、入庫,必須嚴格執行逐件盤點的標準作業程序。
陳學聖認為,史博館的規模雖然不及故宮,但也有三千多件來自前河南省博物館的中原古文物,包括青銅器、玉器、甲古文等。像鎮館之寶「蟠龍方壼」,已被指定為國寶,是春秋最著名的楚式龍耳方壺之一,目前僅出土4對。
陳學聖強調,如此破天荒閉館整修與重新開放的過程,又涉及諸多珍稀的千年古物,必須慎重再慎重。所以他主張,應該為文物的重新入庫成立專案小組,邀請院外公正專業人士參與,以發揮監督作用,萬不可「黑箱」作業。
至於當初史博館文物出庫之時,是否也嚴格按照標準作業程序,逐件開箱、拍照與盤點?陳學聖也呼籲館方要對外公開說明,畢竟「國之重器」的出庫與入庫,絕不能等閒視之。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國政基金會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