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台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京華城案,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今(19)日揭露,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此案中的關鍵操作有「放水」行為,外界關注的協議書簽署時間點背後,其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揭示了柯文哲如何為財團護航,並以模糊不清的程序和寬鬆規定,讓京華城享受了不該享有的都更獎勵。
許淑華指出,柯文哲在任內獨創了一個所謂的「準用」都更獎勵,讓京華城得以享受各種不屬於它的獎勵項目。她細讀協議書後發現,裡面各項細則,如時限和回饋條件都極為寬鬆,甚至允許「先蓋完再履約」,這樣的安排顯示出從一開始這項計劃的適法性便存在問題。
許淑華表示,按照協議書規定,京華城在取得使用執照後的兩年內,只需依據綠建築和耐震標準申請相關標章,便可取回保證金。她說,這意味著柯文哲為威京集團留下一條「後路」,允許他們先完成整個商辦建築,再處理是否履行協議的問題。
許淑華強調,這樣的安排給予威京集團極大彈性,即便最後不履約,商辦已經建成,台北市政府在拆除、追討容積或要求回饋時都會面臨極大的執行困難。
「京華城案中涉及的司法調查爭議,已經對台北市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損失。」許淑華批評,柯文哲留下的這份契約,是一份對財團極其寬容的協議,對市政卻帶來了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未來處理相關責任將變得更加困難。
許淑華說,這就是柯文哲在京華城案中的「不能說的秘密」,其所設下種種規定,最終讓財團獲利,卻將所有潛在風險留給市政府和市民去承擔。
照片來源:民進黨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