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3-2】劉敏熙:科技業應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推動人才接軌國際 - 匯流新聞網

TOPIC

【護國神山3-2】劉敏熙:科技業應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推動人才接軌國際
  • 字級
【護國神山3-2】劉敏熙:科技業應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推動人才接軌國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專題報導

台灣半導體業享譽全球,遂成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要角。除此刻欣欣向榮的半導體業外,下一個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全球重要的護國神山可能會是什麼產業?中正大學企管系副教授劉敏熙受訪表示,未來每項產品幾乎都要用到晶片,半導體業絕對是發展的基礎,她認為如物聯網、元宇宙等都具備成為核心產業的潛力,她也強調以科技業為基礎,在其他產業深度運用相關技術,這是台灣未來可以擘畫的事情。

首先詢及企業界如何看待台灣經濟、產業發展情況,劉敏熙表示,「逆境中樂觀面對。」國際情勢如烏俄戰爭、能源價格上漲、通膨等等讓全球瀰漫經濟下修的氛圍,台灣沒有辦法脫離國際情勢。台經院評估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下修0.29%,約為3.81%左右。另有政治因素,造成台灣在未來會有不確定因素,美國通膨嚴重,台灣亦有物價上漲的情況,今年下半年對內需市場的影響會更為明顯,另有股市衰退、實質薪資衰退、消費衰退等問題。

劉敏熙說,她曾跟內需企業的人士訪談過,儘管台灣疫情趨緩,大家漸漸能接受新冠肺炎(COVID-19)感冒化,但該人士仍透露他的來客量下跌非常多,下跌程度不輸去(2021)年5月,不過台灣的新興科技產業(需求)慢慢上來,全球供應鏈缺料的狀況也慢慢緩和,台灣進出口的增加還是利基,理應把握這點。現在麻煩的是產業間的差異,進出口的部分以科技業為大宗,內需市場的衰退是餐飲業、零售業等,不同的產業間如何平衡,是台灣未來挑戰。

詢及下一個階段核心產業,是否以半導體業為基礎發展?劉敏熙指出,一定是如此,現在晶片全球大缺貨,要注意的是未來每項產品幾乎都要用到晶片,半導體絕對是我們往未來發展的基礎,她認為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核心產業的是元宇宙、大數據、「以AI為基礎的產業」、物聯網、綠能等。至於是否促成「涓滴效應」,她認為不容易,因為不同產業間的人才培養、應具備的專業等等都不一樣,要培養半導體人才,若按照傳統教育管道,就是高中時期讀理組,大學、研究所就讀相關的理工學院,才有機會進入到半導體業;若以餐飲業、旅遊業為例,可能是非理工科的人進入,若涓滴效應可被視作是「平行」的,在人才轉換上需要多一點的時間跨越,若是希望總體經濟層面的特定產業好,進而促進其他產業的人好,這可能更需要的是政策。

【護國神山3-2】劉敏熙:科技業應助產業提升競爭力 推動人才接軌國際 5

《CNEWS匯流新聞網》問到企業界是否「預想」下一階段的核心產業、產業可能具備的特質、人才培養等,劉敏熙說,園區(指科學園區)經常召開討論會、進行研究,但不管是哪個可能成為台灣核心產業的選項,都脫離不了科技產業,特性依舊偏向技術發展。她認為,資訊化、AI對其他產業有幫助,若運用在其他產業,可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國內的發展應朝以科技為基礎的方向。若以發展的速度來講,第一階段應是大數據跟AI,第二階段是AR、VR,第三階段是物聯網,等到發展到第三階段(物聯網),能幫助金融業、零售業等不同產業,而台灣現在是從第零階段到第一階段的發展。

劉敏熙坦言,她不能否認現在的政府政策較偏重在科技業,目前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還欠缺規劃,但是這部分很重要,因為目前如餐飲業等這種較為弱勢的產業,規模相對小,科技業(技術)擴散到其他產業需要政府協助推動,比方提供獎勵措施,加上科技業也要投入些資源幫忙,否則升級的困難度會比科技業升級的困難度高很多。

對於人才培養,劉敏熙舉例,之前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Eric Holcomb)率團訪台,其實是順應美國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各州也想趕快來台灣(挖角),跟台灣合作。因為在美國缺半導體人才,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有跟陽明交大簽協議,跟成大也有。這有兩面性,一者是對產業界可能是威脅,二者對台灣的學校、人才培育可能是利基,我們一起推國際化,這些人才若能跟國際校園合作,對我們來說不無視是往上一階的計畫。美國另有創新創意的教學、思考,台灣的教育較欠缺操作性的,創新創業少了突破性的想法,創新創業不應是培養學生去賣農產品、開咖啡店,美國的教育傾向是更具突破性的用創新來「造福社會」,對台灣的學生不是壞事,可能可以帶動後續。

照片來源:Pixabay、劉敏熙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護國神山3-1】新核心產業必在半導體基礎深化 李貴敏:善用台灣優勢

【護國神山3-3】分析/台灣發展新核心產業 基礎建設不能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