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謝東明/台北報導
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佯稱投資群組的詐團甚至會利用話術要求被害人補「保證金」,如果被害人表示「手頭緊縮」,詐團還會在線上「好心」詢問被害人是否要先借「信用金」,前特偵組檢察官、萬宏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盧筱筠呼籲,千萬不要同意這種「線上借貸」,被害人一分錢都拿不到,詐團還能將同意借貸的擷圖,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再強制執行。
盧筱筠表示,利用支付命令讓被害人背上莫須有的債務,是詐騙老哏。現在利用Line等通訊軟體「拉投資」的詐騙集團,可能用投資期貨的話術誘騙被害人,要求被害人繳一定成數的保證金,才能做槓桿交易,被害人資金不夠,就誘使向「公司」借錢,那就是借貸,民法上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這個契約就成立了,不一定要有書面的借貸契約。
盧筱筠指出,簡訊截圖若看得出契約當事人、同意借貸、借貸的金額、還款期限,詐團可以持簡訊擷圖,以債權人的身分向法院聲請核發支付命令。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就支付命令的聲請是不需要訊問債務人的,只做形式審查,若聲請人所提出之聲明及證據,形式上足以顯示債務人有債務未還,即很可能會發出「支付命令」。被害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若沒有在20日內的期間裡面去聲明異議,那將來就很有可能會被聲請強制執行。
盧筱筠強調,支付命令是非訟程序,費用低,僅需要繳納五百元的費用,因此才會被詐團使用,被害人一旦收到支付命令,一定要聲明異議,因為聲明異議後,支付命令就失效,此時法院會將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或聲請調解,並命債權人補繳裁判費或聲請費,視性質進入訴訟程序或調解程序。詐團如果還是主張有債權,就必須要去繳裁判費或聲請費,詐團可能就會考慮是否「划算」,成本太高也許就放棄了。
民眾如果收到法院文書不要輕忽,盧筱筠說,法院的公文書上面都有案號、電話,可以查證,是不是有這個電話或是有這個股別,如果真的有,再進一步確認是不是真有支付命令這件事情,現在法院的為民服務其實都做不錯,素人即便搞不清楚,法律服務處都會有適當的說明。
盧筱筠建議投資人,那種什麼line的投資群組不要去加入,找合法的投資管道,例如期貨商公會都會列出合法的期貨商,應該很容易查到。但這也有一個盲點,就是對網路不是很熟悉的老人、長輩容易被騙,所以,不要去來路不明的地方投資最保險。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資詐騙2-1】股票助理誘加群組騙投資 七旬婦10萬元獲利190萬元全成空
【投資詐騙2-2】Line線上同意信用借貸可成債權 律師呼籲勿輕忽保權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