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有容 / 台北報導
臺灣首顆自研發衛星「福衛五號」傳出傳回影像模糊、照相功能可能失能的消息,國研院太空中心緊急於9月19日早上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情況。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並公開福衛五號目前傳回的照片,表示福衛五號所有功能都正常,只是遙測取像儀有失焦的情況,將會以溫控等方式調整。
福衛五號於8月25日順利發射,並於台灣時間9月8日(美西時間9月7日)開啟遙測取像儀對地試照、將2張照片傳回地面。福衛五號可提供2M全色態解析度、4M多光譜態解析度,不過,這2張照片的品質不如預期。經太空中心初步分析,可能是遙測取像儀的焦距產生偏移,造成影像拉近就會模糊不清、還會有一小點一小點的光斑。雖不影響拍下的地形輪廓,但能觀測到的細節和價值恐打折扣。
↑福衛五號傳回舊金山地區影像。(圖片提供:國研院)
↑福衛五號傳回舊金山地區影像。(圖片提供:國研院)
根據太空中心說法,無論是畫質模糊或小光斑,都是由於遙測取像儀失焦的關係。太空中心現階段要先確定焦距是太長或是太短,再用溫控方式,改變衛星內部溫度,以熱漲冷縮原理調整遙測取像儀的焦距。但溫控方式調整範圍有限。如溫控無法將焦距調到理想狀態,還可以改變衛星的高度去配合目前焦距。福衛五號要改變高度不是難事,只是會耗費燃料,以及改變軌道周期。另外,也可以福衛五號影像和過去福衛二號拍攝的影像對比,用軟體進行「回溯修正」(deconvolution),改善解析度。
研究團隊將進行一系列評估和調整操作,包括排除小光斑是否為建築物反射等。由於溫控需要以5度為單位慢慢調整,過程急不得,暫不能給出修復問題的確切時間。
↑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解釋福衛五號傳回照片的光斑。(圖:黃有容)
太空中心重申,除了遙測取像儀的焦距問題,福衛五號其他功能,例如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等都表現地相當好,CMOS也確定沒有問題,數據價值仍高,並不致「失能」。
【匯流新聞網】福衛5號與地順利通聯 頂尖技術將為臺灣帶進航太商機
《自由時報》報導中指出的照片有「條紋」,余憲政澄清,這是CMOS正常情況:條紋因每個晶片感應的不同而造成,藉由影像處理技術即可適度補償修正,並不會影響影像清晰度。
↑余憲政解釋福衛五號傳回照片的條紋及處理後狀況。(圖:黃有容)
針對《自由時報》內容:「太空中心發射衛星前,曾在台灣採地面拍遠距建物測試CMOS,當時即發現照片有問題;另有一說是,太空中心在發射衛星前,疏於對CMOS進行校準,才導致此項意外。」福衛五號計畫主持人張和本表示,對於發生這種誤解,感到有些失望。
張和本強調,福衛五號在運送到美國之前,以標準流程進行各項測試,都沒有發生類似狀況。而福衛五號的運送過程也非常安穩,至多僅有1、2g(重力加速度)震動;衛星在火箭上震動超過10至20g了,因此不到1、2g的運送震動幅度並不需要重新測試。所以,福衛五號到了美國後雖沒有再進行遙測取像儀的測試,但幾乎可以肯定,失焦問題跟這些過程無關。
張和本進一步解釋,在地面測試、運送皆沒有發生問題,但是目前確實失焦的原因,有可能是對參數的評估或對設備的評估有誤差。由於福衛五號是臺灣自研發,無法取得有經驗的國外團隊機密數據,團隊必須從經驗中學習。
余憲政更舉出哈伯望遠鏡例子,花了3年時間才完成調校;而福衛五號的「前輩」福衛二號,也用了大半年時間才調整完畢。太空中心團隊沒有人不求好心切,只是福衛五號同時也有其他任務在進行、調校也需細心準確,盼國人給予剛就位的福衛五號多一些時間。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 SpaceX即將載福衛5號升空 展示臺灣技術已獨立
【匯流新聞網】福衛五號升空全記錄 太空中心舉杯爆歡呼
消息來源:國研院太空中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記者黃有容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