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立法委員洪申翰今(12)日 指出,7月20日與農水署長蔡昇甫現勘新北貢寮遠望坑溪「近自然工法」改善工程完工一年後的現況,這次凱米過境是改善工程後,遇到最大的降雨量,透過監控畫面、水位監測和颱風後在地夥伴的現勘,可以說兼顧生態、灌溉和最重要的安全一次滿足,現勘途中也看到指標性物種「石蜑螺」。
「石蜑螺能從福隆沙灘移動數公里之遠,溯溪來到遠望坑溪,就是因為遠望坑溪的橫向構造物打除、溶氧量也變高了。」洪申翰說,在一步步驗證後可以確認這個工法既可恢復河川的自然狀態,同時達到不再斷流、農業灌溉、生態復育、防災安全等四個願望;同時,工程經費更是傳統工程的1/3,原本混凝土工程要花費2000多萬元,這次只花700萬元。
談到為什麼要做近自然工法工程?洪申翰說,過去遠望坑溪河道上,有數個用來灌溉取水的攔河堰,但這些構造物不只阻擋洄游魚類回家的路,更造成枯水期時河道容易斷流、農民取水不易,甚至是棲地破壞;過去傳統水泥工程,也忽略河川廊道的自然寬度,用混凝土把溪流水量不科學的束縛在河道中,更會增添大型洪水災害來襲時,逕自溢淹的風險。他說,當水泥工程長時間被水流沖刷,結構損壞後,就要用更多混凝土再補強,形成浪費錢的「永續工程」。
洪申翰表示,他和幾位工程專業者及農水署,在遠望坑溪嘗試拆掉阻攔水流,和魚蝦洄游的攔河堰,更用模仿天然河川的方式堆疊石塊,營造出自然的深潭和淺瀨,提供給各類魚蝦合適的棲地,把健康的河川生態找回來。
洪申翰指出,這個近自然工法的設計,是用科學方法套疊河道的歷史廊道空照圖,和科學模擬的水文分析,來掌握河川沒受到人為工程影響前的自然營力,達成防災與順利取水灌溉的需求。
「去除混凝土的工程,對台灣工程界是很新的工法,習慣傳統河道工程的在地居民也會擔心,做了會不會雨大時淹水、雨少時取不到水灌溉?」洪申翰表示,數字會說話,因此7月中,他和農水署長蔡昇甫,再度到新北遠望坑溪現勘。他提到,這次見證到完工一年的近自然工法,把原本規劃中,要兼顧生態、灌溉、防災與降低成本的多贏理想目標,都一一實現。
去除攔河堰後河道水位恢復,枯水期不再斷流,工程設計以伏流水方式取水,讓農民灌溉用水也充足;調查發現魚類增加10多種,出現代表水位升高、溶氧量增加的指標性物種;歷史廊道圖資和水理分析套疊,工程設計保障河道周邊災防安全;近自然工法花費是傳統工程的1/3,過去要花2000萬元,這次只用700萬元。
洪申翰強調,在凱米颱風猛烈的過境後,經過的水位監測和影像畫面確認,可以很放心說,經由科學計算的近自然工法,在去除水泥構造物後,仍舊可以保障河道周邊的防災安全,更同時維持灌溉、生態等機能,完全沒有問題。他說:「當然,我更希望未來能在更多台灣面臨水泥化的河川,推動這樣的近自然工法,一方面兼顧社會和經濟的需求,同時也能讓河川和生態,恢復原有的面貌。」
照片來源:洪申翰國會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