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日本造林法 北市客基會打造全台首座都會公園內宮脇式森林 - 匯流新聞網

NEWS

引進日本造林法 北市客基會打造全台首座都會公園內宮脇式森林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植樹能在都市裡營造生物多樣性,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今(6)日表示,引進日本造林法,打造全台第一座都會公園內的森林。其客家小森林計畫9月份與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合作,引入國際知名植物生態學家宮脇昭博士的造林法,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東南側打造全台首座都會公園裡的宮脇式森林,並在9月期間舉辦各種環境教育活動,邀請市民共來關心公園的生態化與生物多樣性等環境議題。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戶外劃設有樹藝主題區,已有導根穿廊、倒木拱門、樹木標本、自然保留區等景點設施,施行樹木保護、營造客家生活情境,也是透過長時間的自然演替,而形成兼具人文、生態內涵的地景。樹木的枝條、落葉,可作為藝術創作、升火烹煮、自然堆肥等循環運用,這次營造的小森林也將樹藝廊帶延伸至汀州路口與社區、學校進行更多樹木教育的對話與串連。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徐世勲表示,客家人順天應地的生活方式,和以演替理論為基礎的宮脇式造林法,有相似的生態精神。這次在客家公園營造的小森林除了因應氣候變遷而植樹造林,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5),辦理一系列的生物多樣性活動,帶領市民一起認識公園豐富的生態內涵。

宮脇式造林法已經被日本、荷蘭、比利時、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採用和推廣,種植了超過1000個小森林。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這次特別請日本宮脇造林的專家來台指導,從植物調查開始、找出適合種植的原生、潛在植被,並且與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合作,在公園內種下17種、共500棵原生植物,讓大家到公園就可以認識植樹的新觀念。

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策略營運長袁慧芬指出,人們很習慣也喜歡在公園裡看到漂亮的園藝種植物,但是據了解,宮脇式的造林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態價值。這次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社區居民共同營造小森林,可以帶動大家不只參與種植,也協助觀察記錄,認識與傳統園藝完全不同樣態的城市綠化。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小森林營造活動除了結合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即日起至10月1日在公園文化中心1樓沙龍區舉辦的「Every Day Is Earth Day你一定要懂的生物多樣性」主題插畫展外,客家公園也在9月9日、9月17日、9月24日及10月1日舉辦森林相關的學習體驗活動,有攀樹、林間植物的辨識與應用、夜間生態觀察,還有帶領大家參與生態調查的「公民科學家」教育訓練,讓市民們參與的不僅是小森林的一次性種植,也能一起共創、積極參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地景。對活動有興趣的市民,歡迎至公園官網或臉書粉絲團了解活動報名資訊。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15日重新開館 北市客基會:提供五感客家體驗

客家徵件展15日開跑 北市客基會:靈感來自客家族群與自然生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