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開學在即,以防疫之名禁止陸生返台政策遭到挑戰。前總統馬英九今(13)日指出,蔡政府選擇性排除陸生返台就學「完全是政治考量」,他以1963年德法兩國簽署《愛麗舍條约》,推動大規模學生交流計劃為例,表示蔡總統說得很對:「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
馬英九今一早在臉書貼出逾一千字長文,開頭即點破「最近政府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獨漏陸生,讓他們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直指此舉為「歧視性作法」。他並呼籲全國大學校院的校院長,一起站出來,抗議這項不法、不當、不智之舉。
他以德法兩國自1870年普法戰爭起,一次、二次世界大戰,德法兩國為亞爾薩斯與洛林兩省爭戰不斷。戰後雙方認為歷史仇恨需化解,1963年雙方簽署象徵友好和解的《愛麗舍條約》,推動歷時數十年、數百萬人參與的學生交流計畫,化解仇恨、走向合作,徹底改變雙方關係。
馬英九並指出,德法兩國的和解,成為歐洲整合數十年來最積極的推動者,最終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正式生效,終讓歐元於2002年成為歐盟多數國家的法定貨幣,他認為德法兩國成為歐洲團結的核心與典範,為歐洲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
「如同德法兩國推動青年交流化解歷史仇恨,兩岸要建立永續的和平繁榮,也一定要從年輕一代開始」,馬英九說,自2011年他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到卸任的2016年,來臺陸生增加到4萬2千多人,「有機會在青年時期交流互動,瞭解越深、誤解就越少,越能建立友誼與共同價值,為兩岸永續和平奠定基礎」。
陸生被禁來臺逾二百天,馬英九強調,蔡政府選擇性排除陸生返臺就學,完全是政治考量,此舉「既不公平,也讓兩岸敵意螺旋更加升高」。他因此呼籲兩岸當局,不要中斷兩岸青年交流的機會,讓新、舊陸生都能夠來臺,讓共享血緣、歷史、與文化的兩岸青年,能夠跨越政治鴻溝。
他並表示,蔡英文總統今年4月9日面對WHO秘書長公開指責臺灣種族歧視的時候,曾霸氣回應:「臺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8月10日接見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時更說,「政治因素不應該凌駕在健康人權之上」。
文末馬英九強調:「蔡總統說得很對,希望她把同樣標準,用在陸生、陸配及陸配子女身上,拋開歧視,不要讓政治凌駕教育與人權」。
馬英九臉書貼文連結
照片來源:馬英九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
撐香港!蔡總統籲北京:當人民群起抗爭 政府應和人民溝通
【有影】蔡總統變「習總統」?阿札爾晉見說錯話 國民黨抗議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