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趨勢論壇】迎向2019「智慧交通元年」 背後推手AI神助攻 - 匯流新聞網

DIGITAL

【MIC趨勢論壇】迎向2019「智慧交通元年」 背後推手AI神助攻

匯流新聞網記者紀沈廷 / 台北報導

交通部今年初將2019定義為「智慧交通元年」,期望能將AI結合資訊及5G技術擴大應用在自動駕駛巴士、車流特徵分析、交通事件偵測、交通行為分析等領域,除此之外,各國近年也積極投入智慧交通的發展,智慧系統研究所副所長蒙以亨便分享目前國際對於AI智慧交通的發展。

蒙以亨以日本為例,日本1995年就開始上路的道路交通訊息通訊基礎(VICS),能整合車載系統與路側基礎設施,提升道路管理、提高安全駕駛的水準,在VICS的幫助下,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便不斷下滑;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也曾提出城市大腦的概念,他們在2017年與杭州市政府合作,投入城市大腦,藉由人工智能、物聯網跟大數據等技術,能夠即時控制市區內交通系統,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城市大腦能幫助交通號誌的時間分配,對於紓緩杭州交通擁塞的情況,還能幫助事故通報,為救護車或消防車順利開道,台灣很多城市也參考了大陸城市大腦,想以此作為借鏡,發展智慧交通。

另外,蒙以亨也提到亞特蘭大的智慧廊道。亞特蘭大為了實現智慧廊道的計畫,選了車輛多、車禍發生率高,而且有不少城市地標根國際業者的路段,藉由物聯網、大數據與AI技術來全面改善路況,在AI的幫助下,有效改善交通跟公共安全。從2015年開始,智慧廊道已裝設多台攝影機來監控路況,並透過應用程式結合攝影機交通感測器,直接進行智慧影像處理,用最快的速度提供交通數據與統計資料。

那麼,如果國際間對於AI投入交通的技術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是否可以引進國外系統,直接在台灣沿用呢?蒙以亨表示台灣機車體積小、且密度高,汽車視距也不夠,加上台灣道路上招牌多,容易被遮蔽、道路使用方式複雜,寬窄也不一,在這些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若貿然直接使用歐美技術,AI辨識能力跟實際環境上的落差,可能會有判斷錯誤的情況發生,但台灣在運用上,卻能當作系統輸出亞太地區的測試場域。

蒙以亨也針對台灣智慧交通未來發展提出觀點;他認為車聯網、道路聯網發展後,就有機會發展自動駕駛,蒙以亨表示若想有效發展自動駕駛能力,那麼就得先從智慧道路著手,首先藉由多視角混合車流分析,進行即時辨識與警示;在事前警世的部分,無論是行人、汽機車,當有潛在危險發生時,都希望能藉由AI來進行即時通知;在事後通報的部分,可以更加即時通報車禍事件,加速警消精準處理,也能藉此即時控制車禍附近的交通號誌,避免發生塞車情況。

至於自駕車安全系統的發展,蒙以亨認為未來每台自駕車上都有台電腦,這台電腦能整合車內影像、路側影像深度及分析模型,可以處理混合車流、分析車子與行人,藉由多種視角來預防事故的發生。

蒙以亨表示希望未來能藉由風險預測、盲點警示、事件預警來打造智慧安全系統,促進產業跟地方政府合作,共同落實交通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應用,擴大基礎建設發展,創新應用服務。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MIC趨勢論壇】5G時代來臨 AI資安垂直整合是關鍵

【MIC趨勢論壇】當科技走入人群 AI帶給台灣的新世界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