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搶救海中寶!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歷經3年試驗,利用人工繁殖稚貝足絲自然生成特性,確立硨磲蛤復育放流的關鍵操作技術。
硨磲蛤被列為佛教七寶,兼食用、藝術及觀賞價值,自古以來就廣被人類所利用,近年來因全球性過量採捕,導致野外族群數量銳減。全球硨磲蛤共有2屬13種,臺灣記錄了2屬7種,包括2014年才被獨立出來的諾亞硨磲蛤。
1983年到1985年間,硨磲蛤科的2個屬中已有9個物種陸續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澎湖縣政府2006年起針對硨磲蛤屬物種實施禁採管制,希望能減少野外族群過度捕撈的威脅。
澎湖中心多年前就開始積極進行硨磲蛤人工繁養殖研究,利用中間育成方式配合適當的培育基質與光照、溫度等,不需額外投餵餌料,硨磲蛤就能快速成長且存活率極高。
2016年起,選取6到8公分的人工繁殖硨磲蛤稚貝,利用其足絲在5到7天內自然再生的特性,於放流前剪除舊有足絲,直接投放在野外的硬基質上,3週後稚貝存活率高達75%。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增加放流數量,還可避免不必要的人造基質對海域環境的干擾。
這項改良後的放流技術,可廣泛運用在臺灣及其他需要進行硨磲蛤復育的國家。目前澎湖中心仍持續進行硨磲蛤最適放流體型評估,確立後,硨磲蛤復育放流作業程序將更臻完備,將有助於提高放流效率,並加速野外族群復育成效。
【匯流筆陣】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