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台北報導
手機養蛙正風行,但你對青蛙瞭解多少呢?又有多久沒有看過真正的青蛙了?
俗稱癩蛤蟆的蟾蜍雖然外表不起眼,不過對很多做生意的人來說,櫃台上擺隻咬著錢的三腳蟾蜍,可是招財帶富的象徵呢!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有屬於自己的特有種蟾蜍,盤古蟾蜍是台灣蛙類中分佈海拔最高、體型最大的種類,目前正是觀察的最好時節,家長不妨帶著孩子走進山林溪邊,來一趟生態觀察之旅,長知識又促進親子關係。
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淺山地帶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經過多年監測一共記錄了15種蛙類,其中蟾蜍科只有盤古蟾蜍,是站區內各類型棲地最常見的物種之一,尤其在冬季嚴寒時節,溪流水池幾乎是牠們獨霸的相親、交配、繁殖、育幼場所,特別是冬季水量變少變緩的烏石坑溪流域。
其實台灣的蟾蜍只有兩種,盤古蟾蜍是其中之一的特有種,有著圓胖的身材及粗糙、疙瘩滿布的皮膚,與另一種黑眶蟾蜍的外貌差異就在於眼眶外緣有沒有黑眶。特生中心指出,一年四季都可以觀測到相當豐富的蛙類生態,盤古蟾蜍在各區各時節都能看到,特別是冬季時獨據烏石坑溪水域,為溪流區的霸主。
盤古蟾蜍偏好淺山環境,並在溪流的靜水域或緩水域繁殖。特生中心表示,冬季夜間到烏石坑溪畔,在緩緩流動的深淺水潭周邊,可見四處佇立著一坨坨圓滾滾的沉重身影,時而傳來勾、勾、勾聲響,小小一灘約5公尺周圓水窪,就有盤古蟾蜍數十隻佔據各方,等待異性的青睞。
盤古蟾蜍交配後,雌蟾蜍會選擇在緩流淺水區產下長達10公尺的條形卵帶,黏附在水中石塊或樹枝枝條上,順著水流漂動。卵帶外觀有如透明軟膠條,其中包覆著點點小黑球,這小黑球似的卵數量可高達四、五千顆。孵化後的黑色蝌蚪在水中取食腐爛的有機質碎屑,常聚在一起形成一團黑雲般,藉此驚嚇擾動者並降低個體被捕食的機率。
冬末是各地溪流水勢最平緩的時節,安排一趟親子賞蛙之旅,帶著小朋友到淺山郊野踏青兼賞蛙,走近緩緩溪流邊,白天可觀察盤古蟾蜍的卵帶,或是黑壓壓蝌蚪群覓食的景觀,夜間可以帶著水電筒,靜靜地觀賞牠們求偶及交配的實境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劉敏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