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從源頭關掉發炎因子」 台灣找到了自體免疫疾病治療關鍵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從源頭關掉發炎因子」 台灣找到了自體免疫疾病治療關鍵
【有影】「從源頭關掉發炎因子」 台灣找到了自體免疫疾病治療關鍵

▲國衛院找到可從上游關掉自體免疫發炎因子IL-17A的關鍵,可望成為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力標靶。(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和乾癬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向來惡名昭彰,患者飽受病痛,須終生治療與用藥,而「IL-17A細胞激素」過度表現已知是造成許多自體免疫發炎的元凶,國衛院研究團隊花了7年,今(1)日發表研究成果,解開了關鍵機制,可望直接從源頭關掉使IL-17A無法產生。

自體免疫疾病高居台灣十大重大傷病第3名。屬於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譚澤華與助研究員莊懷佳團隊,經歷7年,成功透過小鼠實驗解開IL-17A細胞激素產生的關鍵機制,研究於今年9月已發表於Science雜誌系列期刊《科學尖端》(Science Advances)。

該團隊早在2011年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因為它的過度表現會誘發下游一連串反應,刺激T淋巴細胞發生發炎反應。

譚澤華表示,國際上研發的IL-17A抑制劑,大多屬於大分子蛋白抗體類的生物製劑,目的在抑制細胞外過量的IL-17A,不過,抗體藥發展成本較高,而研究發現產生IL-17A細胞激素的關鍵機制,有助於精準鎖定IL-17A上游細胞內專一性關鍵開關的因子,直接從源頭關掉使IL-17A無法產生,具有潛力用以開發成本較低的小分子標靶藥物。

研究團隊前後用了6種不同基因改造小鼠,莊懷佳說,每一種小鼠得耗時2年之久,且團隊發現GLK酵素蛋白激酶過量表現會誘發某特定「蛋白質複合體」,接續誘發IL-17A細胞激素,造成IL-17A細胞激素上升。這系列反應正是造成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

莊懷佳強調,叫研究團隊吃驚的是,這蛋白質複合體是專一性的調控IL-17A,換句話說,阻斷這個蛋白質複合體,僅影響IL-17A,不會影響其他細胞激素的作用,也不會影響其他體內所必需的生化反應,造成可能的副作用,具有潛力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的標靶分子,希望能儘快進行人體實驗,但要開發成新藥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譚澤華強調,這項研究發現深具臨床應用的價值,目前已送出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未來將持續研發並尋求與國內外機構的藥物研發產學合作,期望為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提供具潛力的治療新口服藥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